8月29日,在这紧挨着九月的日子里,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拉开了序幕,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22万平方米的展区内,近120个品牌超1600款车型在此汇聚。从规模上看,成都车展依然保持着西部最大A级车展的地位。

漫步在成都西博城展馆中,耳边是鼎沸的人声和新车发布的背景音,眼前是灯光交织下锃亮的新车阵列。穿梭于人流中,随处可见媒体长枪短炮、销售顾问热情讲解,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喧闹繁华的图景,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
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与往年相比,本届车展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最直观的便是自主品牌的展馆面积持续扩大,部分品牌诸如比亚迪、奇瑞集团甚至选择“包馆”参展,而那些单车售价动辄超百万、甚至数百万元的超豪车品牌比如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等都集体缺席。
作为国内四大A级车展之一,成都车展历来被誉为西南车市的风向标,这不仅仅是展位大小的变化,更是整个行业格局的变迁。
l 自主品牌实现“包馆自由”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成都车展的展位分布出现了显著变化。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奇瑞、比亚迪、长安三家自主品牌分别拿下了包下了5号馆、9号馆和10号馆,实现了“包馆自由”,成为本届车展的一大亮点。
走进5号馆,奇瑞集团旗下奇瑞、星途、iCAR、捷途、纵横五大品牌各占一角,带来全新奇瑞QQ新能源、风云X3L、风云T11、新款瑞虎7PLUS等多个车型。值得一提的是,纵横作为捷途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带着纵横G700、G700环塔版等亮相车展;而且奇瑞旗下的威麟品牌也焕新回归了,以“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定位,瞄准西南地区消费核心市场。

比亚迪则一如既往既往地霸气,依旧霸馆9号馆。比亚迪、方程豹、仰望、腾势全阵容参展,同时还新增了“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等技术专区。这次车展比亚迪带来了仰望U8L,鼎世版预售价格上探到130万元,也是给自主品牌拔高了一个台阶,展车前乌压压的都是人,来得晚的挤都挤不进去。

令人小惊讶的还有长安品牌,携旗下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五大品牌包揽了10号馆,不得不说刚刚升级为新央企的长安汽车风头正劲呢。本次车展上,长安第四代CS55PLUS也亮相了,搭载了天枢驾驶辅助视觉版,这款定位10万-12万的紧凑型SUV,产品力还是挺不错的。
除了这三个实现“包馆自由”的品牌,其余不少自主品牌的展台面积也较往届显著扩容。长城汽车携旗下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等占据了超4000平米核心展区;鸿蒙智行也集齐了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尚界这“五界”占了3号馆的半壁江山,其中大定突破12000台的尊界S800也在车展镁光灯下闪闪发光。

此外还有那些为新能源汽车而生的造车新势力们,和上届大都集中在几个馆里不同,这次只有极氪、领克、小鹏、智己集中在11号馆里,其余都零散分布在其余展馆里。全新小鹏P7、问界M8、智界S7、尚界H5等车型都在车展上争鲜斗艳。
自主品牌阵营的整体扩张,展现出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的自信与实力,也是自主品牌从“追赶者”向“定义者”的转变。
l 超豪华品牌的集体缺席
与自主品牌高光登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豪华品牌的集体缺席。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兰博基尼、莲花跑车等超豪华品牌均未参展。同样不见踪影的还有捷尼赛思、捷豹路虎等二线豪华品牌,这些品牌往年都是成都车展的常客,它们的集体缺席令不少观众感到意外。
走进以往超豪华品牌汇聚的16号馆,今年已经被小米、红旗、广汽本田、广汽传祺、东风日产等品牌替代,从“超跑馆”到“国民馆”的转变,折射出汽车市场的深刻变革。

超豪华品牌的集体退出并非偶然,有人调侃说是因为“缺钱”,消费者缺钱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擎动则以为是和市场压力有关。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豪华车零售量仅17万辆,同比大跌20%,市场份额萎缩至9.3%。以保时捷为例,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仅21302辆,同比下滑了28%。
这些数据指向一个共同事实:当市场销量持续下滑,盈利大幅萎缩,动辄投入数千万元的展位成本能否回收还是个问题,销量规模的不足是其放弃参展的核心因素。
不过除了这些缺席的品牌,像宝马、奔驰、奥迪这些传统豪华品牌参展的规模依旧盛大。宝马集团旗下BMW M3 E46 GTR官方复刻涂装版首次在国内亮相,以标志性的银蓝色涂装引得人驻足;梅赛德斯-奔驰在发布会上推出了全新AMG 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同时带来全新纯电CLA;一汽奥迪携27款明星车型亮相车展,一汽奥迪Q6L e-tron家族、一汽奥迪A5L也迎来了正式上市发布后的首次亮相。

其余的合资品牌,别克品牌携“至境”SUV、轿车和MPV三款先导车开启车展首秀;丰田家族带来了“三位一体”参展阵容;上汽大众新凌度L迎来上市;福特全球首款智电趣野全地形SUV烈马新能源迎来全球首秀……

无论是超豪华品牌的集体缺席还是其他合资品牌的加强“电动化”攻势,这背后都体现出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深刻的结构性调整。以往靠品牌光环即可获得溢价的时代逐渐退潮,技术革命、能源转型与用户需求变化共同重塑着市场的竞争逻辑。
l 擎动点评
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和超豪华品牌的集体缺席,正是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自主品牌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的先发优势与愈发成熟的产品定义能力,正在公众认知与市场地位上实现跃升;而部分传统豪华品牌与超豪华品牌则面临战略转型的压力与市场定位的重塑挑战。
车展之上,镁光灯不会停止,新车发布依旧喧嚣。但喧嚣之下,一场无声却深刻的转折正在发生,它关于话语权的转移。